top of page
拗柴(腳腕扭傷)
拗柴(腳腕扭傷)
拗柴(腳腕扭傷)

拗柴原因及拗柴處理方法

拗柴(腳腕扭傷)是物理治療師常常處理的運動創傷,佔整體運動創傷的30%[1]。打籃球︑走在不平穩的地面︑落樓梯時叉錯腳︑甚至喜歡穿著高踭鞋的女士們都有機會拗柴。很多人對拗柴掉以輕心, 以為腳腕消腫後便可以如常生活及運動。拗柴處理不當, 結果再次拗柴! 每次再拗柴都比上一次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康復, 而且後遺症更嚴重! 

拗柴處理不當留容易有後遺症!拗柴處理不當,會引起腳腕不穩定[2],亦有研究指出即使是輕度拗柴(I級或II級扭傷)也會增加再次扭傷的風險[3]。拗柴後大腦會重新安排雙腳的運動方式減輕腳腕負擔,以不同的方式跑步、並以新的姿勢來走路,引發其他痛症。所以第一次拗柴後,患者最好接受全面物理治療復康計劃, 以根治拗柴後遺症。

 
Ankle Measurement

​拗柴困擾你的生活及運動? 

拗柴個案分享

由於天生扁平足,加上拗柴而導致左足踝內側痛,尤其在跑步時及跑步後疼痛,有關情況多月未有改善。適逢Oscar 之康現物理治療中心開張,所以到中心找Oscar 幫手。經過Oscar 及運動治療師的悉心之手法治療及安排之運動物理治療處方,足踝之疼痛情況消退,而雙足扁平狀況也得以改善的。在此對他們作出萬分致謝

拗柴症狀

拗柴後的常見症狀如下:

1. 受傷位置變得腫脤

2. 腳腕活動幅度減少

3. 行走時腳腕有痛楚

4. 嚴重者甚至會瘀血出現

​拋柴後, 如果受傷一隻腳負重時產生劇痛, 無法行走, 便有可能有骨折, 患者應盡快就醫!​​​​​
拗柴症狀

拗柴的種類

拗柴可以分成三類,分別是腳腕外側扭傷腳腕內側扭傷腳腕高位扭傷

 

腳腕外側扭傷 (Lateral Ankle Sprain)
腳腕外側扭傷成因是腳腕過度向內翻而扭傷外側韌帶,最常扭傷的韌帶是前距腓韌帶(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ATFL),其次是跟腓韌帶(Calcaneofibular ligament, CFL)[4],常甩於在籃球員︑排球員︑田徑或越野選手,原因可能是落地時踩到其他球員的腳面上或是叉錯腳,導致腳腕處於內翻位置時扭傷。[5]

 

 
腳腕外側扭傷
腳腕外側扭傷

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Calcaneofibular ligament

腳腕內側扭傷(Medial Ankle Sprain)
腳腕內側扭傷並不常見,但受傷時會對三角韌帶(Deltoid Ligament )造成損傷[6]。通常腳腕在踩地時受到由外往內的撞擊,導致腳腕外翻三角韌帶被強烈拉扯而扭傷,常見於碰撞性運動(Contact Sports)[7]

 
腳腕內側扭傷

Deltoid Ligament

腳腕內側扭傷

腳腕高位扭傷(High Ankle Sprain)
腳腕高位扭傷的位置位是
韌帶聯合複合體(Syndesmotic complex),通常腳腕在踩地時受到強烈外轉的力量,令距骨強硬把脛骨距骨分開,扭傷韌帶聯合複合體[8]。橄欖球︑摔跤及冰上曲棍球比賽比較高機會出現[9]。

 
 
腳腕高位扭傷
腳腕高位扭傷

Syndesmotic complex

拗柴種類
拗柴嚴重程度

拗柴嚴重程度及康復時間

不論是外側或內側韌帶扭傷, 拗柴的嚴重程度通常分為三個等級。隨著等級的提高,韌帶扭傷程度、關節鬆弛度、症狀、康復時間以及後遺症也會相應增加[10]。

  • I 級韌帶扭傷, 韌帶纖維拉伸,被認為是輕微拗柴,需要1-3 星期康復。

  • II 級韌帶扭傷, 帶纖維部分撕裂,被認為是中度拗柴,需要3 - 6 星期康復。

  • III 級韌帶扭傷, 韌帶纖維大量撕裂,被認為是嚴重拗柴,需要3 - 6個月康復。

慣性拗柴

拋柴後最大的後遺症便是腳腕不穩, 導致慣性拗柴!腳腕穩定性來自健康的腳腕韌帶及良好神經肌肉控制,兩者都必須存在才能達到最佳的腳腕穩定性。

 

​腳腕不穩造成慣性拗柴

腳腕韌帶

腳腕韌帶將脛骨(Tibia)、腓骨(Fibular)和距骨(Talus)連結在一起。在腳腕活動的過程中 。腳腕韌帶為腳腕提供靜態控制(Static Control) 包括前距腓韌帶、三角韌帶、韌帶聯合複合體。

神經肌肉控制

腳腕關節周邊的肌肉會對腳腕提供動態控制(Dynamic Control),由腓骨短肌、長肌(Peroneus brevis & longus)及第3腓骨肌(Peroneus tertius)組成的腓骨肌群,主要負責腳腕外翻的動作,亦代表它們可以抗衡內翻動作。

 
 
 
 
腳腕關節結構

​Tibia

​Fibula

Talus

Peroneus brevis

腳腕神經肌肉控制

Peroneus longus

Peroneus tertius

拗柴物理治療

拗柴處理方法

拗柴患者可以接受物理治療根治傷患。拋柴物理治療可分為四個階段初期目標為處理拗柴引起的疼痛、消腫、預防再度受傷及改善腳腕關節活動度,中期為改善肌力、本體感覺與平衡,最後便是功能性活動訓練及重投運動。拉傷後韌帶即使癒合後, 強度仍然比健康的韌帶低, 因此改善下肢肌力是處理拗柴的重點! 

​拗柴物理治療第一階段

拗柴物理治療第一階段

目標:保護扭傷的韌帶、減少疼痛、消腫及改善腳腕關節活動度。

 

​保護扭傷的韌帶

  • 使用護腕或繃帶在可忍受的情況下負重及使用受傷的下肢[12]

  • 避免進行高衝擊運動如跑步、跳躍、長時間行走

 
 
拗柴處理

減少疼痛及水腫

  • 冰敷、加壓以及抬高受傷的腳腕

  • 電療及超聲波治療

  • 手法治療鬆動腳腕關節[11]

 
 
拗柴處理
拗柴處理
拗柴處理

改善腳腕關節活動度

  • 利用毛巾進行towel stretch在可忍受的情況下伸展腳腕

 
拗柴處理
​拗柴物理治療第二階段

拗柴物理治療第二階段

拗柴後的疼痛及水腫減輕後便可以進階至第二階段, 主要目標為回復腳腕關節活動度及改善肌力

 

 

回復腳腕關節活動度

  • 進行小腿肌肉伸展

 
 
 
拗柴運動

改善肌力

  • ​利用橡筋帶作阻力進行腳腕背屈(Dorsiflexion)︑蹠屈(Plantarflexion)︑外翻(Eversion)及內翻 (Inversion)。

拉傷的韌帶會比健康的韌帶弱, 增加穩定性就要透過改善肌肉力量。背屈︑蹠屈︑外翻及內翻是腳腕的四個主要發力動作。以上四個動作對日常生活同運動都十分重要! 背屈時腳尖會指向天花, 確保行路時不會絆倒。蹠屈時腳趾會指向地下, 幫助推進身體, 對日常生活同運動時爆發都十分重要。外翻同內翻將腳腕控制在正中位置, 防止再次拗柴。

拗柴運動
拗柴運動
​拗柴物理治療第三階段

目標:改善肌力並進行本體感覺與平衡訓練

 

改善肌力

  • 負重下直膝及曲膝提踵(heel raise)

  • 負重下用腳尖及腳踭行走 (tip toe walking)
     

 
 
 
拗柴運動

拗柴物理治療第三階段

本體感覺與平衡訓練:

  • 平衡板訓練:開眼或閉眼站在平衡板上,站在平衡板上並旋轉平衡板,站在平衡板抵抗外力

  • 在不同的地面上行走:硬地、泡棉、凹凸不平的地面及不平穩地面

 
 
 
拗柴運動
拗柴運動
​拗柴物理治療第四階段

拗柴物理治療第四階段

目標:進行功能性活動訓練並重投運動
如患者參與的運動涉及跳躍與轉向,患者應逐步學習起跳落地、急停及旋轉。當患者掌握了基本技巧,可以提算升運動時的速度(speed) 及加入多方向性(multidirections) 元素 。

 

功能性活動訓練

  • 平衡板訓練:在平衡板上進行阻力訓練,在平衡板上傳接球

  • 在不同的地面上落地:硬地泡棉凹凸不平的地面及不平穩地面

  • 不同方向的跑跳變速急停轉向

  • 運動專項訓練

 
拗柴運動
拗柴不消腫

​拗柴消腫?

拗柴的另一個後遺症便是久久未能消腫!有以下數個成因:

1. 休息不足

2. 沒有完成整個康復計劃

3. 可能傷及軟骨

拗柴骨裂

​拗柴骨裂?

拗柴可大可小,嚴重者可能會有骨裂。拗柴後如痛楚劇烈,下肢無法受力或行走,便應該馬上求醫!輕視拗柴, 延誤治療, 不但增加後遺症更會延長康復期!

ih

​參考文獻

1. Hass CJ, Bishop MD, Doidge D. 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 alters central organization of movement. Am J Sports Med. 2010;38:829–834.
2. Gerber JP, Williams GN, Scoville CR. Persistent disability associated with ankle sprains: a prospective examination of an athletic population. Foot Ankle Int. 1998;19:653–660.
3. Malliaropoulos N, Ntessalen M, Papcostas E. Reinjury after acute lateral ankle sprains in elite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Am J Sports Med. 2009;37:1755–1761.

4. Golanó P, Vega J, de Leeuw PA, et al. Anatomy of the ankle ligaments: a pictorial essay. Knee Surgery, Sport Traumatol Arthrosc. 2016; 24:944–56.

5. Vuurberg G, Hoorntje A, Wink LM, et al.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ankle sprains: update of an evidence-based clinical guideline. Br. J. Sports Med. 2018; 1–15

6.  Mengiardi B, Zanetti M. Medial supporting structures of the ankle: part I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complex of the ankle: MR anatomy and MR findings in medial instability. Semin. Musculoskelet. Radiol. 2016; 20:91–103.

7.  Kopec TJ, Hibberd EE, Roos KG, et al. The epidemiology of deltoid ligament sprains in 25 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 Sports, 2009–2010 through 2014–2015 academic years. J. Athl. Train. 2017; 52:350–9.

8. Hunt KJ, Phisitkul P, Pirolo J, Amendola A. High ankle sprains and syndesmotic injuries in athletes. J. Am. Acad. Orthop. Surg. 2015; 23:661–73.

9. Mauntel TC, Wikstrom EA, Roos KG, et al. The epidemiology of high ankle sprains in 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 Sports. Am. J. Sports Med. 2017; 45:2156–63

10. Andriacchi T, Sabiston P, DeHaven K, et al. Ligament: injury and repair. In: Woo SL, Buckwalter JA, eds. Injury and Repair of the Musculoskeletal Soft Tissues. Park Ridge, IL: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 1987:103–128.

11. Cleland JA, Mintken P, McDevitt A, et al. Manual physical therapy and exercise versus supervised home exercise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inversion ankle sprain: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 Orthop Sport Phys Ther. 2013; 43:443–55.

12. Jerosch J, Hoffstetter I, Bork H, Bischof M. The influence of orthoses on the proprioception of the ankle joint. 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 1995;3:39–46.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