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外側痛?你可能患上媽媽手!
媽媽手(Mommy's Thumb)是物理治療師常常處理的手腕痛症之一。媽媽手學名為狄奎凡氏腱鞘炎(De Quervain Tenosynovitis)。媽媽手患者通常會抱怨拇指外側近手腕位置會痛,需要使用拇指時會覺得發力困難,甚至會痛。不是只有媽媽才會患上媽媽手,重覆性使用拇指及手腕,導致肌腱以及腱鞘勞損,就有機會增加患上媽媽手。喜歡單手玩手機或者平板的朋友亦都要留意,自己拇指外側近手腕位置會否愈來愈痛。
媽媽手症狀
媽媽手的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1. 手腕外側位置疼痛
2. 拇指外展(Thumb abduction)、抓握(Grasping action)或手腕向尾指方向偏移(Wrist ulnar deviation)會發力困難或痛
3. 鼻煙壺(Snuffbox)可能會有腫脹
4. 如果以下臨床檢查引發拇指外側近手腕位置出現痛楚,便有可能患上媽媽手:
Finkelstein Test 陽性:包住拇指握拳再將手腕向尾指方向偏移會加據痛楚
媽媽手成因
媽媽手的成因一般與活動相關:
1.家庭主婦(特別是新手媽媽):長期操持家務,如擰毛巾、洗衣服,容易過度反覆使用拇指和手腕,加上要抱嬰兒、幫嬰兒洗澡、換尿片等產前未曾做過但產後需要大量重覆的動作,有機會導致肌腱以及腱鞘勞損而產生痛楚
2.需要長期反覆地使用拇指和手腕的工作:端餐盤、打字、書寫、彈鋼琴、組裝、木工、縫紉、針織等各種類型的體力勞動
3.保齡球、高爾夫球等運動需要反覆使用拇指和手腕,也容易造成媽媽手
媽媽手是因為拇指的肌腱以及腱鞘勞損而產生痛楚,受影響的組織包括伸拇短肌肌腱(Extensor pollicis brevis, EPB)和外展拇長肌肌腱(Abductor pollicis longus, APL),以及附在肌腱上的腱滑膜鞘(Synovial sheath)。
媽媽手治療
研究指出手法治療配合運動治療能夠減輕痛楚及改善拇指與手腕的功能。物理治療師常常運用關節鬆動術鬆動拇指及手腕的關節,增加拇指及手腕的關節活動度,也能進一步改善媽媽手的徵狀。除此之外,運動治療是根治媽媽手的關鍵,物理治療師一般會教導媽媽手患者進行拇指及手腕運動。
媽媽手必做的5個復康運動
以下是一些媽媽手的復康運動,有助於減輕症狀和促進康復的運動和方法,但並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如果您的媽媽手症狀嚴重或持續存在,建議尋求醫生或物理治療師的進一步評估和治療建議。
媽媽手的運動建議從等長收縮運動(Isometric Exercise)開始,因為等長收縮運動比等張收縮運動有較好的止痛效果。在肌肉長度不變的情況下出力,刺激勞損的肌腱重組。
媽媽手復康運動1
拇指等長收縮(Isometric Thumb Extension)
媽媽手復康運動2
手腕等長橈側偏移(Radial deviation Isometric)
等痛楚減少後,患者可以嘗試進行等張收縮運動(Isotonic Exericse),增加拇指及手腕的活動幅度。
媽媽手復康運動3
外展拇長肌強化運動(Abductor Pollicis Longus Strengthening Exercise)
媽媽手復康運動4
拇指和手指強化運動(Thumb and Finger Band Strengthening Exercise)
媽媽手復康運動5
拇指強化運動(Thumb Strengthening with Band)
媽媽手舒緩方法
萬一患上媽媽手,除了減少活動和增加休息時間之外,還可以嘗試透過以下方法舒緩症狀:
1. 使用專用的護腕來保護拇指及手腕
2. 如有紅腫熱痛等發炎徵狀,應使用冷敷;沒有的話可以局部熱敷
3. 在受傷的肌腱位置及前臂背面的肌肉,給予垂直方向的深部摩擦按摩(Deep friction massage),每日可進行按摩3次,每次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