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肩關節夾擊綜合症
Shoulder implingment
肩關節夾擊綜合症

肩關節夾擊綜合症

膊頭痛唔一定係患上肩周炎!肩關節夾擊綜合症(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患者在抬起手臂或進行膊頭動作,甚至躺在受影響的一側時會感到膊頭痛。

 
Shoulder implingment

​膊頭痛困擾你的生活及運動? 

 
impingement

甚麼是肩關節夾擊綜合症

肩關節夾擊綜合症,是指肩關節區域的軟組織在膊頭活動的過程中被夾住而產生膊頭痛。

 
 
type

肩關節夾擊綜合症分類

肩關節夾擊綜合症可依據夾擊位置分成4種:

SAI

肩峰​下夾擊綜合症

(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

肩峰​下夾擊綜合症,是指肩峰下的軟組織受到擠壓引起膊頭痛,在臨床上最常見,特別是需要反覆進行舉手或過肩動作的運動及活動,包括游水、球拍類運動、舉重等,於木工、油漆工和美髮師等職業都常見。

 
 

肩峰​下夾擊綜合症典型症狀

  1. 舉手外展 60 - 120⁰ 度,膊頭痛位置於前方或外側(Painful Arc Sign)

  2. 側卧在受傷一側會引起膊頭痛

  3. 舉手配合內旋動作會感到膊頭痛(Neer Test)

  4. 手臂向前30度抬高至肩部高度,內旋手臂將拇指指向地下,抵抗阻力會感到膊頭痛(Jobe Test)

如有三個或更多症狀出現,患者有較高的概率患有肩峰下疼痛綜合症。

肩峰​下夾擊綜合症
膊頭痛成因

肩峰與肱骨頭之間的空隙稱之為肩峰下關節腔(Subacromial Space),這個空間容納不少軟組織,包括:棘上肌肌腱、肩峰下滑囊、二頭肌長頭肌腱。正常情況下,肩胛骨與肱骨會互相協調,令肩峰下關節腔在肩關節活動時能保持足夠空間,不會擠壓附近的組織。當肩峰下關節腔空間變得擠擁時,容易在活動時擠壓肩峰下的軟組織,引起膊頭痛症。

 

常見肩峰下關節腔變小嘅原因有2個:

  • 肩胛骨運動障礙(Scapular dyskinesis):手臂上舉時需要肩胛骨進行,上旋(Upward rotation)、前引(Protraction)、後傾(Posterior tilt)。上述動作需要斜方肌及前鋸肌共同收縮而完成,所以如果斜方肌、前鋸肌無力或肩胛骨下旋肌群太緊,肩胛骨功能會受限制而導致上舉手臂時撞擊肩峰,令軟組織被夾住而產生膊頭痛。

  • 旋轉肌群肌肉控制不當,肱骨頭無法維持正中位置:肩關節要維持在正中位置(Joint centration),需要旋轉肌群(Rotator Cuff)相互協調完成。旋轉肌群肌肉控制不當、肌腱退化或撕裂都會導致膊頭活動時盂肱關節錯位,如手臂上舉時肱關節向上錯位,就會導致肱骨頭撞擊肩峰, 產生膊頭痛。

PSII

後上内夾擊綜合症

(Posterosuperior inner impingement)

 

後上内夾擊綜合症,是指肩關節後上側關節唇與旋轉肌肌腱夾擊,痛楚位於膊頭後方位置。容易出現經常需要過肩投擲或者扣殺的運動愛好者身上。

後上内夾擊綜合症典型症狀

 
  1. 手臂外展90再完全外旋時,膊頭後方疼痛

  2. 投擲或扣殺速度或表現逐漸下降

  3. 投擲或扣殺後,膊頭及手臂出現無力感

 

後上内夾擊綜合症
膊頭痛成因

後上内夾擊綜合症常出現於過肩投擲或者扣殺的過程中,特別是揮臂末期(Late Arm cocking Phase)。如果肩胛骨後收不足或者胸椎旋轉不足,為了有更好的發力機制,手臂可能在揮臂末期時過度外旋。過度外旋的手臂容易做成肱骨前移及外旋(Humerus anterior glide syndrome),肩關節後上側關節唇就容易同旋轉肌腱夾擊, 引發膊頭痛。

ASII

前上内夾擊綜合症

(Anterosuperior inner impingement)

前上内夾擊綜合症,是指肩關節前上側關節唇與二頭肌長頭肌腱或旋轉肌肌腱夾擊,痛楚位於膊頭前方位置。容易出現經常需要過肩投擲或者扣殺的運動愛好者身上。

前上内夾擊綜合症典型症狀

  1. 手臂抬高、內收同時內旋膊頭前面疼痛

  2. 重複性過肩動作會令膊頭痛楚逐漸加劇

  3. 投擲或者扣殺速度同控制逐漸下降

前上内夾擊綜合症
膊頭痛成因

前上關節夾擊綜合症通常會出現於過肩投球或者擊球後,手臂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減速(Deceleration Phase),將肩胛骨帶入上旋及前引,肱骨進入內收及內旋位置,完成跟隨動作(Follow through)。肩關節於減速期需要承受強力的離心力,有機會造成二頭肌肌腱、旋轉肌群、周邊韌帶。受傷的組織除了腫脹或鬆脫之外亦可能會做成關節不穩定,導致肩關節進行內收及內旋時,容易擠壓肱骨與肩胛骨之間的組織。

 
SCI

喙突下夾擊綜合症

(Subcoracoid impingement)

喙突下夾擊綜合症,是指穿過喙突下方的肩胛下肌肌腱被喙突及肱骨頭夾擊,痛楚位於膊頭前方位置。容易出現於需要手臂用力重複性水平內收同內旋動作的運動,例如划艇類運動(Canoeing)、拳擊或涉及打擊類運動。

喙突下夾擊綜合症典型症狀

 
  1. 手臂水平內收同內旋時膊頭前方疼痛

  2. 喙突位置有壓痛點

  3. 舉手至120-130度膊頭前方會出現痛楚

 

喙突下夾擊綜合症
膊頭痛成因

手臂屈曲,結合水平內收及內旋動作,會減少肱骨與喙突之間的間隙,如果關節無法維持在正中位置,會導致喙突下空間變得擠擁,肩胛下肌肌腱在活動過程中容易被喙突與肱骨擠壓,形成滾壓效應(Roller-wringer effect),逐漸導致肌腱慢性損傷及膊頭痛。

physio

肩關節夾擊綜合症物理治療

要處理肩關節夾擊綜合症帶來的痛症,就需要先找出根源所在,通過詳細檢查肩關節夾擊綜合症的位置,結合病史、臨床癥狀及其他臨床測試結果作出診斷,找出軟組織受傷或錯位位置,才可以做出準確治療建議。一般肩關節夾擊綜合症物理治療會從以下方面入手:

  1. 肩關節活動幅度

  2. 肩胛骨位置及活動模式

  3. 旋轉肌群及肩胛骨周邊肌群肌力平衡

  4. 肩關節穩定性

  5. 胸椎位置對肩胛骨姿勢的影響

 
pain

為何我的膊頭一直反覆疼痛?

如果肩關節夾擊綜合症的問題持續,就需要考慮是否出現以下情況:

  • 過度使用膊頭缺乏足夠休息(Overuse Syndromes)

  • 突然增加運動量令組織沒能及時適應

  • 動作控制或姿勢不佳導致膝頭負荷過多

  • 其他關節結構是否有受傷

WhatsApp 查詢
57026988

電話查詢
23662382

​診所地址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

Follow 社交媒體

©2025康現物理治療中心版權所有 ​​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