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治療
Exercise Therapy
研究證實運動對大多數成年人來說是利遠遠大於弊。對於改善及保持體態和健康的運動計劃,必須包括有氧運動、阻力運動、柔韌性運動和神經動作控制訓練。有別於體力活動(Physical Activity),運動治療是物理治療師為患者制定的運動處方,針對患者傷患及受傷風險設計運動計劃,處理傷患及降低受傷機會,恢復及提升肌肉骨骼功能,並保持健康狀態,回復正常生活甚至提升運動表現。
運動治療可分6個階段:糾正及減輕疼痛(Correct deviation and decrease pain);改善柔軟度及活動度(Flexibility and range of motion);增強肌力及肌耐力(Strength and endurance);強化平衡,協調及敏捷度(Balance, coordination, and agility);改善功能( Function);提升表現(Performance)。
糾正及減輕疼痛(Correct deviation and decrease pain)
處理非急性傷患時,糾正(例如身體力學︑姿勢︑活動或生活習慣)會是整個運動治療的第一步。原因是這類傷患(例如肌腱病變 Tendinoapthy)多是隨時間日積月累而發生的傷害,並不是突然外傷所做成。所以開始治療前物理治療師會找出會導致受傷的誘因及病因,如只單一處理疼痛而沒有進行糾正,病患疼痛問題又會因時間再次出現。
柔軟度及活動度( Flexibility and range of motion)
無論受傷與否,如果沒有足夠的柔軟度及活動度,都有可能會出現動作受限。例如跨欄選手大腿後側組織太緊,有可能因柔軟度不足沒法跨過欄杆,同時力量及協調會因大腿沒辦法延伸而受影響,動作不流暢,增加受傷風險。而受傷後通常伴隨活動度受限,原因是受傷組織在康復過程中會形成疤痕組織,以治愈並保護組織免受感染。
疤痕組織會把相鄰的組織拉近並黏合,會出現筋膜限制和肌肉緊繃感直到疤痕組織成熟。所以物理治療師除了教導患者靜態(Static)及動態拉筋(Dynamic stretch)之外,對受傷位置會進行軟組織(Soft Tissue)或疤痕組織鬆動(Scar Tissue Mobilization),縮短組織在康復過程中受沾黏及限制的時間。
肌力及肌耐力 (Strength and endurance)
除了活動度受限,肌力及肌耐力下降也是受傷後會遇到的問題,所以處理疼痛及改善活動度後,肌力及肌耐力訓練會是治療的重點。
正如一位肩關節脫臼受傷的修車師傅必須把肌肉力量回復到受傷前甚至更好的水平才有辦法返回工作;同樣地,如果一位扭傷膝蓋的舉重選手沒有把肌肉力量回復到受傷前甚至更好的水平,可想而知他的比賽成績會受影響甚至無法作賽。
平衡,協調及敏捷度 (Balance, coordination, and agility)
很多人認為有足夠的活動度及肌肉力量,就能應付日常活動及運動,往往忽略平衡︑協調及敏捷度。
以走路為例,我們行走的步態當中其實一直在重覆雙腳轉單腳︑單腳轉雙腳的重心轉移。如平衡︑協調及敏捷度不佳,平穩地過渡單腳承重期︑順暢地重心轉移︑被石頭絆倒時能否作出修正都會成一個問題,更不用說上落樓梯甚至跑步。
對於運動員來說,這階段的訓練更不能被忽視,假設一位腰部拉傷的網球員相隔兩個月後回到比賽,擊球前是否有足夠的活動度可以旋轉拉弓?是否有足夠力量擊球?是否有良好的平衡︑協調及技巧完成揮拍動作?擊球後可否快速回應對手?這些也可以是影響受傷風險的因子之一,所以物理治療師會因應患者的需求提供訓練,例如動靜態平衡(static balance)︑
干擾訓練(perturbation training)︑手眼協調(eye hand coordination)︑繩梯訓練(agility ladder)等。
改善功能(Function)及提升表現( Performance)
這是運動治療最後的階段,比較注重技巧的部份。對於一般下肢傷患的患者(例如腳踝扭傷的速遞員),上落樓梯已經可以是功能性活動訓練;對於足球員可以是急停轉向;對於籃球員可以是落地起跳。因患者的需求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