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物理治療



做運動受傷或扭傷怎麼辦
運動物理治療(Sports Physiotherapy)專注預防及處理各年齡層、不同能力水平的運動愛好者的運動創傷,如韌帶扭傷、肌腱拉傷、肌肉勞損或撕裂、骨裂等。運動員及運動愛好者受傷需要全方位的協助才能迅速及安全地重投心愛的運動。除了治療傷患,物理治療師更與復康及體能教練合作預防再次受傷及改善運動表現。


物理治療師會指導病患進行運動物理治療,確保病患可以安全地進行鍛煉或參與運動,減輕運動不當引致的勞損,改善及維持他們傷後的生活質素,回復及提升他們的運動水平。除了處理運動創傷之外,運動物理治療能夠改善動作及姿勢控制;增加肌肉力量及柔軟度;提升平衡感,讓受傷的運動員降低舊患復發的機會並提升運動表現。
常見運動創傷包括:
1. 阿基里斯腱勞損(Achillies tendinopathy)
2. 跳躣膝(Jumper’s knee)
3. 拗柴/ 足踝扭傷(Ankle sprain)
4. 肩袖肌群撕裂(Rotator cuff tear)
5. 半月板撕裂(Meniscus tear)
6. 前十字韌帶撕裂(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 tear)
7. 上肩關節唇撕裂(Superior labral tear from anterior to posterior, SLAP)



物理治療師會透過綜合問診 (Subjective examination) ,了解病患的生活及運動習慣、傷病史、各種傷痛;臨床檢查 (Clinical examination) ,觀察病患靜態及動態姿勢;檢查關節活動度 (Joint range of motion) 、徒手肌力測試 (Manual muscle testing) 、特別測試 (Special test) 、功能性評估 (Functional test)及生物力學 (Biomechanics)分析;以及醫學影像診斷 (Medical Imaging) ,透過與病患之間的互動去收集資料、定立假設及求証,找出痛症的根本原因從而作出診斷,決定治療方法對症下藥,解決痛症。
治療運動創傷,要先找出根源所在

運動物理治療四大範疇
1. 預防受傷 (Injury Prevention)
2. 臨場支援 (On Field Support)
3. 運動創傷復康 (Sports Rehabilitation)
4. 運動表現提升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1. 預防受傷(Injury Prevention)
物理治療師會根據運動的特異性去評估該運動的受傷風險,制訂訓練計劃,以改善肌肉力量、爆發力、耐力、速度、柔軟度、神經肌肉控制及協調能力。必要時亦會處方合適的護具(護腕、護膝)或貼布(白貼、肌貼),降低常見運動創傷的出現,如拗柴/月中、十字韌帶扭傷、肌肉拉傷、上下肢肌腱勞損等。

